中新网南宁9月6日电 (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叶云6日介绍,广西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等举措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目前桂风壮韵风貌已初步显现。
叶云介绍,广西整合财政资金8亿元人民币,共实施32条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重点实施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等三种类型村庄建设和农村公厕、道路、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村污水处理、池塘清淤、村庄规划等项目。截至目前,广西基本整治型村庄已开工3.06万个,已竣工5372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已开工362个,已竣工100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已开工88个,已竣工11个。
叶云进一步介绍,广西通过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推动农村新建住房全面配套无害化卫生厕所和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改造建设卫生户厕1025万户、无害化户厕655万户,分别占农村总户数的92.4%和59%,农村卫生公厕已建设27604座,占应建公厕的93.9%。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广西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据介绍,2019年7月,中央通过土地指标跨省调剂收入下达广西今年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预算41280万元,近期奖补资金将下拨到广西各地。此外,今年广西下拨专项资金950万元,支持钦州、贺州等6个设区市建设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座。
同时,今年广西将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探索符合广西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今年6月,广西印发了《广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在南宁市横县、玉林市北流市、崇左市江州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等4个县(市、区),选取10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其中,横县投资200万元,在15个移民新村推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新模式,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北流市以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依托,计划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由农民分类,企业统一收集,开展试点工作。崇左市江州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采用“二次四分法”开展垃圾分类,按实际需求新建垃圾分拣中心、阳光堆肥房,配齐分类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完)